分三卷,第一卷迅速地把所有这些过节交代完毕,然后进入拯救玛丝洛娃的运作过程。
他首先去找律师,又去找副省长开特许探望证,然后和玛丝洛娃见面,再和有关官僚打交道,争取到上诉权,玛丝洛娃的案子终于上诉到了枢密院。第二卷是从聂赫留多夫到彼得堡开始的。他到枢密院去活动,在活动当中,接触了很多官僚,贵族,深入到权力机构的心脏里去。
他看到这架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在运作过程中犯下怎样的罪过,看到了这案子因为怎样的无聊小事而受到阻碍,最后还是决定维持原判不变。无奈之中他告了御状,就是把这案子告到了皇帝那里。在此同时流放队伍就要出发上西伯利亚了,他还不时地要去监狱探望。他这个贵族出现在监狱里,引起了犯人的注意。因为他在监狱里的特殊地位,就有很多犯人托玛丝洛娃:我这案子你托你的贵族朋友去问问看,甚至连政治犯都通过看守递条子给他请他提供帮助。所以他就不仅为玛丝洛娃,而是为很多犯人很多案子在奔跑。他到彼得堡去时,身上是带了好几个案子的。第二卷结束时,玛丝洛娃已经走上了去西伯利亚的道路。第三卷,按照我们普遍对长篇小说的界定看是非常累赘的一卷。这一卷里基本上都是聂赫留多夫和犯人,尤其是和政治犯的接触的描述。这一卷有许多人都看不下去,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卷。这一卷很简单,没有情节了,情节已经基本完成,聂赫留多夫上了去西伯利亚的道路,坐着马车,跟随着流放的队伍。每天晚上他都去看玛丝洛娃,为了替她改善待遇,将她调到政治犯的队伍里,因此他接触到了很多政治犯。在流放途中,他郑重向玛丝洛娃求婚。同时,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爱上了玛丝洛娃。这两个男人都很崇高,等待着玛丝洛娃的选择。玛丝洛娃最终选择了西蒙松,为什么?因为她心里明白,实际上聂赫留多夫是在为她作牺牲,他已经为她做得太多了。最后的情节是玛丝洛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