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寺,最高法院。七、鸿鼐寺,藩属事务部。八、司农寺,农林部。九、太府寺,负责宫廷费用供应,也就是皇帝的私人钱库。
丁级机构四监是尚书省的附属机关,但它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一、国子监,隶属礼部,即国立京师大学,设六个学系:国子学系、太学系、四门学系、律学系、算学系、书学系,每学系有若干教授(博士)。二、将作监,隶属工部,负责政府重大土木建设工程。三、军器监,隶属兵部,就是兵工厂。四、都水监,也隶属工部,负责水利建设工程。
最后,我们叙述行政中枢,即甲级机构的“三省”;尚书、中书二省,是三世纪曹魏帝国的旧制,不过尚书省所属六部的权力,更为扩大,实质上已完全代替了九卿,他们的职掌在下表中已加说明。六世纪北魏帝国和南梁帝国时,又在这二省之外增加门下省——因它设在宫门之下而得名。于是中央政府遂成为三省,具有下列的编制:
三省职权的划分: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普通情形下,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由中书舍人(中书省专门委员)先用书面写出各人的意见,送呈中书令,征求同意,然后提出会议,由会议作成决定,奏报皇帝。皇帝批准后,再交中书省,用皇帝名义,发布诏书。在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时,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而给事中且有把诏书退回(封敕)的特权。如果门下省没有异议,则副署之后,即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整个帝国政令,在这种方式下运转。
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友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价值,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