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人史纲 > 第二十章 第七世纪

第二十章 第七世纪(14 / 34)

有实际权力的最高顾问。“三公”、“三师”只是习惯称呼,事实上包括六种官位: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他们只支领俸禄,不干预国家政务。

乙级机构秘书省,二世纪中期,东汉政府设立秘书监官员,负责保管及校勘政府所持有的图书。三世纪初,三国时代之曹魏帝国政府,把秘书署扩大成为一个“省”,而命秘书监作为首长。唐政府仍维持它存在,类似国立图书馆,当然只供应帝王和高级官员阅读,不向人民开放。翰林院,是唐政府创立的类似文化人聚会所,或高级官员储备所的官署。唐王朝初建时,各地经学家(研究儒书五经的学者)、文章家(专门写宣言、文告,或短篇论文之类的知识分子)、预言家(星相占卜)、艺术家(包括画家、雕刻家),纷纷向首都长安集中。皇帝特别指定一个处所,招待他们之中最杰出的若干人士,以便随时召见。这个处所称翰林院,由年高德劭的一位担任首长,称翰林承旨,其他人士则称翰林学士。以后各色人等陆续淘汰,只剩下文章家,专为皇帝撰写诏书。因为汉字和文言文运用困难,一个人至少要有二十年以上的刻苦努力,才能胜任。文章家在这方面的特殊能力,很受到皇帝的重视。因之翰林学士往往比其他官员容易升迁到宰相地位,所以当时称翰林学士为“储备宰相”(内相),成为知识分子最羡慕的一种职位。御史台负责监察弹劾,首长御史大夫,副首长御史中丞,以及所属诸御史。他们是皇帝的耳目,但也不时反映民意。

丙级机构九寺,即九卿办公官署,从次要地位又再被挤到政府的角落,职务和权力都非昔比,大半被尚书省的六部所夺,唐王朝九卿的职掌跟秦王朝的职掌大不一样。一、太常寺,负责典礼布置跟宫廷医药。二、光禄寺,祭把用品跟宫廷饮食供应。三、卫尉寺,管理军械库。四、宗正寺,处理皇族事务,如继承封爵,保护坟陵之类。五、太仆寺,马匹牧养跟牧场管理。六、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