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多的这一厘米,就足以使文学得到很大发展。”
“在国内文坛之外,同样多了一厘米。中国作家好奇的睁开眼睛,伸出他的手指头……目前是一两个人,一两部作品。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跨越这一厘米。”
随后又在这一期的《人民文学》上,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
来信人是震旦的古文字教授胡后宣,信中胡后宣讲到余切为他寄了五万美元。
一开始,胡后宣在波士顿时拒绝了,然而余切却偷偷的把五万美元寄来,而且请出美国书商配合胡后宣的“甲骨文大会”。
在哈珀的发动下,有近十位研究古文字的美国教授,愿意来安阳参加这个大会。一些和古文字没什么关系,但看过《地铁》的媒体人,也愿意来安阳见见真正的甲骨文。
有了美国人,其他国家的教授就好请出来了。
余切告诉胡后宣:对日本人,你说美国教授也来了;对法国人,你说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来了……对意大利人,你说这里是赢家的阵营,只有你们还没到来……这样循环下去,你就能把这方面的专家都请来了。
而胡后宣呢?
他没有贪墨一分钱,全部都拿去宣传甲骨文,中间一度因为过度劳累而晕倒。
“这真是一场佳话啊!你帮了我,我也帮了你!”
《人民文学》对这封信评价道。
在这封信的结尾,胡后宣再次感谢余切,邀请余切来参加甲骨文大会。一批在海外研究古文字的华人学者,也打算在明年前往安阳,探究这“共同的文化血脉”。
……
“哈切!”
余切打了个喷嚏。
《人民文学》一个年终总结,一小半在写他。
他收到了《人民文学》寄来的样稿。
这是不容易的,稿子由新化社的同志从首都带来,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