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对《童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产生了无法对北川秀明说的忧虑。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沙俄文学已经失去了以前拥有的韧性和创作活力。
近年来,受毛熊解体、地缘政治、社会产业转型等影响,沙俄本土动荡不安,四处弥漫着“大厦将倾”之感。
为了迎合政治和官方,沙俄文坛此时正在大力提倡“中尉”和“战壕真实派”。
几乎所有出版社旗下的杂志,其主力连载都是以所谓的真实经历和深刻情感为蓝本,描绘着战争中普通士兵的勇气与坚韧。
阿列克谢私下里称其为“沙俄式英雄”,和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式英雄”相对。
这种文学市场和氛围显然是病态的。
可谁都不敢打破,也不敢以身涉险。
反其道而行之的《童年》倒没有到被官方封禁的程度,这点肚量,官方肯定有。
问题是文学市场会吃么?
抛开这些问题,《童年》确实是一个让阿列克谢眼前一亮的作品。
总之还是先看看正文再说吧。
阿列克谢知道自家“太子”给了北川秀天价合同和诚意,这意味着不管北川秀写什么,他们都得签约。
如果不签,就会驳了海格的面子,这绝对是即将接任总裁之位的海格不能忍受的事。
所以阿列克谢怎么也不会拒绝北川秀。
最差就是协商改文呗。
他心里一边祈祷着北川秀不要写太过分的内容,一边满怀期待的翻阅起了手里那迭厚厚的书稿。
“没有章节名吗?这在现代里还挺罕见的。”
阿列克谢看到开头只有孤零零的“第一节”几个大字,顿感意外。
不过很多成名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小习惯,也许这是北川秀的个人特色,反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