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内。
初六夜晚,科学院用两根炭棒和铜丝点亮了军备院的一间研究室,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夜晚用电能照亮。
不过,炭棒并没有维持太久便失去了光亮。
科学院的研究学士翻阅齐文王留下的一些研究文献,最后将钨丝作为日后电灯的灯丝。
四月,齐国人口突破八千万。
七月,大明根据齐国手摇发动机的原理,并根据齐文王留下来的资料,成功在军备院附近的山上建造了水力发电机。
八月,永昌皇帝朱和垠下旨暂停地方的电报建设,希望能建设一条从北京直抵辽东,经朝鲜、瀛洲,随后直抵齐国西京城的海底电报线路。
九月,唐王朱琳源号召诸藩,继续对躲藏在昆仑高原之上的土人进行讨伐。
十月,军备院院长梅文鼎回复皇帝,认为以眼下的技术,无法在大明海放置电报线路。
同时,他认为大明可以铺设一条从北京到朝鲜釜山,随后在“瀛朝海峡”铺设电报,登陆南岛府同时,连接北方的北州府。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明和齐国的通讯时间能缩短七天,并且不用停工各地电报线路建设。
梅文鼎上奏后,皇帝朱和垠朱批同意。
冬月初一,礼部与朝鲜交涉,朝鲜国王李焞十分高兴,同意的同时还示意地方衙门配合天朝官员。
冬月十五,皇帝朱和垠认为眼下已经有了电报,那地方官员必须事无巨细的上奏到六部备案,因此将大明的“题奏本章”制度做出更改,在“题本”和“奏本”这两种官方奏疏上,新增“文本”。
文本的内容广泛,基本不限内容。
这代表大明对于地方情况的了解加强,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地方官员在地方胡作非为暴露的风险。
冬月二十二日,内阁首辅颜胤绍、次辅孙可望、阁臣李定国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