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家兄朱由校 > 后记(四)白驹过隙

后记(四)白驹过隙(7 / 9)

二十三日,皇帝擢封颜胤绍为鲁国公、孙可望为梁国公、李定国为秦国公。

二十五日,经过六部、五军都督府票拟,阁臣陈廷敬选为阁臣,阁臣周培公选为次辅。

同时,海军都督施琅致仕,副都督郑经入阁,海军都督府佥事林亮擢升海军都督,施琅之子施世骠任副都督。

二十六日,皇帝加封施琅为晋江侯,郑经擢升为延平侯。

同日,首辅陈廷敬上疏,希望皇帝增设六部官员数量,以此来应对日后“文本”的增多。

次日,皇帝朱和垠朱批同意。

腊月初一,秦国公李定国之子李嗣检任上直都督。

永昌四年正月十五,皇帝朱和垠着太子朱怡铉、秦国公李定国巡视齐国。

三月,昆仑诸藩凯旋而归,太子朱怡铉、秦国公李定国抵达西京城。

对于太子朱怡铉来说,这仅仅一个半月不到的路程,秦国公李定国却走了整整五十一年。

他们来到所见的齐国,与朱和垠当年来到的齐国已经有了差距。

齐国的铁路网已经发展起来了,全国二十五府铁路皆通,成片粉刷的白墙灰瓦青砖建筑让人看着喜欢,干净宽阔的道路更让人眼前明亮。

不过,这些实际上都是齐文王当年留下的建筑了,朱慈烺所做的,也不过是在维持自家父亲当年的政策罢了。

自从齐文王薨逝后,不管是大明还是齐国,其发展速度都比之生前略有下降。

但即便如此,齐国仍有许多需要大明学习效仿的地方。

朱怡铉带人在京兆府的各县走动,李定国则是与朱慈烺在齐王宫内日常喝茶、走动。

李定国如今已经七十四岁了,朱慈烺也已经六十一岁了,二人日后不知道还能否再见,因此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在此之余,朱怡铉之子,太孙朱伯海也站在旁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