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色;唐朝的文学家中,韩愈的古文浑厚沉雄,柳宗元的,超脱峭拔;到了宋代,欧阳修的,跌宕不拘,苏洵、苏轼、苏辙这三苏的古文,则以辩理明晰为胜;其他的,像汉代贾谊和董仲舒的对策文;南北朝时期庾信和徐陵的骈体文;唐代陆贽的政论文……可以宗法的经典古文不胜枚举,关键在于是否有慧心领悟了。”
芸说:“我以为古文的长处,全在识见高超、气势雄壮,让女子来学,恐怕难以达到一定的水准。倒是诗歌这一门,妾还算稍有领悟,能解其中之妙。”
我说:“唐朝科考是以诗来选拔人才的,若论诗家之宗,必然要推李白和杜甫,说说看,这两位你喜欢谁?”
芸评论说:“要说杜诗嘛,锤字炼句极为精纯工整,李诗呢,则潇洒自然,落拓不羁。与其学杜诗的森严沉郁,倒不如学李诗的活泼洒脱。”
这番言论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好奇地问她:“杜工部的诗那可是集诗家之大成,学诗的人大多以他的诗作为宗法的范本,你为何独对李白的诗感兴趣呢?”
芸说:“虽说格律严谨、词旨老道是杜甫诗擅长的特点,但李白诗却像传说中的姑射仙子,冰雪绰约,飘逸有致,更有一种落花流水的意趣,读了让人心生喜爱。这倒不是说杜诗比不上李诗,只是我个人爱李诗更甚于爱杜诗罢了。”
听她说得很有见地,我笑道:“当初还真没看出来,陈淑珍竟然是青莲居士的知己啊。”
芸被我逗乐了,也笑着说:“你到现在才知道啊。妾还有启蒙老师白乐天白居易先生呢,让妾时常感怀不已,无法放下。”
我问:“为什么呢?”
芸假装嗔怪地说:“这都想不起来?他可不就是《琵琶行》的作者么?”
我恍然大悟,笑道:“这可奇怪了!李白是你的知己,白居易是你的启蒙师,我呢,字“三白”,又是你的夫君,你怎么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