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浮生六记 > 第二部分 译文·品-卷一 闺房记乐

第二部分 译文·品-卷一 闺房记乐(13 / 28)

起,晚霞灿若铺锦,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晚秋暮景!隔岸便是“近山林”,是当地官宦聚会宴饮之地,彼时正谊书院尚未创建。我们在亭中铺上随身携带的毯子,大家席地围坐,吩咐守门人为我们煮茶续水。

不多久,一轮明月升上林梢,夜风徐徐而来,只觉袖底生风,惬意之极。沧浪亭内,月映波心,一片宁谧清和,似乎一切凡尘中的忧愁俗念,在这明月清风之夜,都已如烟散尽。

芸说:“今日之游,真的好开心。若能在这明月下驾一叶扁舟,在亭下水中随波往来,把酒赏月,岂不是更加快乐!”

此时已是上灯时分,想起七月十五夜那一场惊吓,于是不敢久留,相互搀扶着下亭归去。吴地有这样的风俗:中秋之夜,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走出家门,结队而游,俗名“走月亮”。但此夜沧浪亭却是幽雅清旷,也不知是否太过清寂的缘故,反倒没有一个人到此“走月亮”。

我的父亲稼夫公喜欢认义子,因此我的异姓兄弟足有二十六人之多。我的母亲也有义女九人,这九人中,王二姑和俞六姑与芸的关系最为亲近。王二姑痴憨善饮,俞六姑则豪爽健谈。每次她们相聚,总将我赶到外面去住,她们三个女子同榻而眠,这都是俞六姑的主意。

有一回又要将我赶出去住宿,我便又好笑又好气地对她说:“等妹妹你回去以后,我便邀妹夫过来,一住就是十天,看你怎么办!”

俞六姑说:“那好啊,我也随他一起过来,与嫂子同榻而眠,岂不是更好?”

我被她激得一时语塞,芸和王二姑却相视微笑不语。

不久,我弟弟启堂结婚娶亲,我们只好腾出房子给他,搬迁至饮马桥仓米巷中居住。新居虽然很宽敞,但再也没有沧浪亭畔的幽静雅致了。

母亲诞辰那天,家里请了戏剧班来演戏。芸开始以为一定非常好看,所以对演戏非常期待。父亲向来没有什么忌讳,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