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刘大富。
可刘大富那人不惹毛了他,那是半天都打不出一个屁的人,更是不把这事儿放心上。
刘齐氏说多了,他就会吼上一句,你该知足了,他可不是咱们亲生的。
刘大富还有一句话没说,刘三贵是个会感恩的,那可是比他亲生的三个儿子都还要好。
“对了,你老爷去哪儿了?”刘齐氏想起中秋节的事,更是恨不得挠花了张桂花的脸,她觉得这事儿,肯定是张桂花在中间挑拔了。
翠柳听她问起刘大富,便知刘齐氏惦记上刘三贵家的东西:“老爷先前说是去村头转转,这几日天天下午,老爷说,荒地里的那些红薯又能长大许多。”
刘齐氏听后并不高兴:“哼,他就只会做死事,不会动脑子,他要是有三贵那脑子,咱家早就不是这样的光景了。”
她很后悔这些年没有多喂些鸡,那时候,还有刘三贵与张桂花两个免费的劳力可以使唤,不然,哪里轮得到刘三贵去赚这个钱。
翠柳抱着她得不到刘三贵,也不能叫刘三贵发大财的心思,再次挑拔道:“再怎样,三爷依然是夫人的养子,都说生恩不及养恩大,三爷哪敢不孝顺您跟老爷,不然,还不得给邻居们的唾沫星子给钉死。”
刘齐氏闻言笑开怀,说道:“我儿就是生着一张巧嘴,你说得没错,不看僧面看佛面,好在你们老爷这么些年对他还是不错的。”
翠柳答道:“那也是因为夫人心善,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刘齐氏闻言拂撑乐道:“你呀,当真是我的好儿,这话说的十分有理,我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刘齐氏笑得十分开心,亏得翠柳跟她一条心,这话提醒了她即便刘三贵不是她亲生的,但也是她一手奶大的。
可惜她忘了,刘三贵到她身边时,已经有十岁了。
两人正在屋里说说笑笑,在东厢房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