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你这给你弟找个先生,都快赶上乡试了!不!比乡试还事多!
人家乡试也没有要求师德和教学深入浅出什么的啊!
胡悠悠看到文瓦匠表情古怪的看着自己不说话,想了想,加了一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出别人家两倍的束脩!”
这语气!妥妥的暴发户既视感!
连胡丽丽听着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可偏偏胡悠悠一脸认真,腰杆挺得特别直。
这个小姑娘啊!文瓦匠觉得有点牙疼,不过低头将自己所认识的文人捋了一遍之后,还真让他发现两个合适的人选。
“我认识的文人里确实有两个合适的,但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来。”文瓦匠说完,又补充一句,“即便我亲自去请,他们俩也未必会同意。”
言下之意,能不能请来,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他的面子也不好使!
胡悠悠自己来了兴趣:“谁?住哪里?多大岁数?家里有什么人?性格如何?有什么爱好?”
文瓦匠:“……”就这么迫不及待吗?就差让我把人家祖宗八代的事都告诉你,好让你找人家的弱点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他还是将自己两位好友的情况跟胡悠悠介绍了一下。
第一个朋友就是大平镇人,姓康,三十九岁,是定康九年的进士,不过如今已辞官回家三年有余。
定康九年的进士……胡悠悠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今年是定康十六年,也就是说这个姓康的进士考上了七年,然后就做了四年的官。
“他为何辞官啊?”胡悠悠好奇的问道。
文瓦匠沉默了一会儿,吐出一句话:“同僚排挤。”
“为何要排挤他?”胡悠悠刨根问底,心中暗暗猜测着莫非这位康进士十分清高,不屑于同僚同流合污,所以才会被排挤?
文瓦匠神情有些古怪:“他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