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回下岗时代 > 32.反击来了

32.反击来了(2 / 4)

他们利用某些政策漏洞,从其他国家单位接了合同来,然后低价倒给另一个国家单位来干,从中赚取差价。这种行为,在当时这行里有个专业术语,叫做“炒单”。

国家单位间没有沟通,反而要经过炒单客去牵头,大笔的国家财富,就这样流入了个人手里,这恐怕也是那个年代的一大特色。

“炒单”谋取的,当然是利润最大化。找车间主任一级的领导,偷偷把活干出来,给相关人员点好处就完了,比走正常手续,找分厂委托加工,费用节省一大半不止。

接私活,一般都是车间主任利用手里的权力,偷偷谋取私人利益的办法。也有极少数有门道的,偷偷把活弄进车间,贿赂一下车间相关干部,再给工人几个加工费,就把事情解决了。而他自己,却把“炒单”获得的大部分利润,全部独吞掉了。

刘万程在基层干二十多年,当然知道这种风气的危害。

其实张年发也知道下面车间里接私活,但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他觉得,只要车间没有影响分厂的生产进度,干点私活就干点吧。这样下边这帮干部捞点外快,弥补一下工资低,操心多的心理不足,干私活的工人还能得点好处,所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不去过问。

但刘万程不这么认为。从小处说,干私活消耗的电是分厂的吧?机床折旧损失也是分厂的。另外,加工刀具损耗,甚至有些材料,都是分厂的。这个损失日积月累,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分厂赔进去这么多费用,却便宜了那些炒单的,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

你张大厂长整天处心积虑地算计着节省每一分钱,却放着这么大一个漏洞不堵,这不是河里打水往井里倒吗?

这只是其一。从大处说,干私活养肥的只是极个别人,大多数工人却得不到任何好处。这会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甚至为这个引发和激化矛盾,自毁长城!正是这个弊端的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