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自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糊涂虫,差不多全是马士英在操纵,阮大-在暗中提调策划。
就这样过了一年,前线战士日益吃紧,史阁部被牵牢了,更无法分身,清军已经直接向明军发动了攻势。
但是在南京拥立的一批大臣,却在更进一步的争权,他们捧出了福王监国,觉得还不过瘾,因为有几位亲王都逃到别的地方,他们也有资格监国的,如唐王、桂王等,都找到了支持的将领。
他们必须要抢先一步,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终于,福王在南京宣布正式登基,取消监国,改元为弘光,是弘光元年。
姜日广、高弘图愤而求去,告病休致,弘光帝假意挽留了一番后予以照准。
朝中只有一个马士英了,他也成了名符其实的阁相了,没有了阻力,阮大-也就由幕后跳出来公开亮相,重新起用为光禄寺正卿。
他在魏忠贤当权时,就是在这个职位上以打击东林最为卖力,现在东林党人,只剩下一些元老,不复有作为了。
他自然而然地把箭头指向了东林的后身复社。大力地捕拿复社中人。
吴次尾、陈定生、黄太冲都在名单上,还好他们已经先得到了治息,或躲或逃。
南京城里成了小丑跳梁的世界。
秦淮河却没有因而冷落,少了那些名士才子们捧场,却增加了一批新贵,既有钱又有势,澈夜笙歌不歇,点缀了畸形的升华。
郑妥娘她们的日子,反而好过了。
像郑妥娘、李贞娘、卞玉京、寇白门以及李香君等名妓,自然是更加地忙碌了。
所谓好,只是指她们的收入,而她们的内心,却更为痛苦了,尤其是香君与妥娘。
妥娘不敢再疯了,因为没有了复社的支持,她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喝酒骂座,却还要去应酬那些她瞧不顺眼的人,内心之不痛快可想像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