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要把金针度与人 > 史地类

史地类(11 / 15)

半部是按照作者本人从幼年到长成的年龄阶段分的。后半部是按照各别发生的问题事件分的。从这种二分里,交汇出西学东渐的一幅最珍贵的图画。

郦道元:《水经注》

郦道元(约四七二~五二七),字善长,河北涿鹿人。他的父亲郦范,是北魏的公侯。郦道元出道以后,也开始做官。他做官"素有严猛之称","为政严酷,吏人畏之。"从山蛮到权贵,都很怕他。后来王徽排挤他,把他调到关右,想假手悍将萧宝贵(齐明帝第六子)杀他。果然萧宝贵派人围郦道元于阴盘驿亭,把他和他弟弟,连同两个儿子都杀了。郦道元临死之前,"瞋目叱贼,厉声而死。"被害时约五十五岁。

郦道元死后,萧宝贵谎报是为贼所害,并为他办丧事。乱世人权,如此而已。(杀他的萧宝夤也是狠人,他杀了郦道元后,就造了反,被捕后,恰刑前"夷然自持,了不忧惧",他的妻儿在他面前哭,他"色貌不改"!)

郦道元"好学,历览奇书",著《水经注》四十卷、《本志》十二篇,又写《七聘》和一些文字。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古代地理书《水经》作的注。他参考古书四百三十种,并根据实地调查的资料,为一千二百多条河,写了三十多万字文笔优美的注。他说:"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天人合一,此之谓也!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杨衒之(六世纪),河北遵化人。在北魏时候任抚军府司马、北齐时候任期城郡太守。他写《洛阳伽蓝记》约在六世纪的五四八年。

"伽蓝"就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就是佛寺的意思。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平城(大同)迁都河南洛阳时,佛教在中国如日中天。他的儿子宣武帝是佛教迷,在位十六年,造龙门石窟、营缮寺庙,远近承风,大家无不事佛。上行下效,弄出一千多个庙来。后来尔朱荣、高欢两次作乱,"寺观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