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此外宋濂又负责修《元史》。最后做到翰林学士,承旨,知制浩(替皇上写诏书),六十八岁时候退休。
不料退而不休。明大祖兴大狱,在整肃胡惟庸的事件里,扯进宋濂的长孙宋慎。于是全家被放逐到四川,走到半路,宋濂就病死了。
明朝武宗时候,追谥文宪,所以他的遗著,就叫《宋文宪集》。
宋濂是明朝初年第一大文豪,同时又是制定明朝礼乐制度的人。他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最后兔死狗烹的下场,还是免不掉的。
归有光:《震川文集》
归有光(一五○七~一五七一),字熙甫,是明朝最会作文章的。曾讲学在嘉定的安亭江上,人称震川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
有科举的时代里,归有光一直考运不佳。他中举人时已三十五岁,但再考进士,就怎么也考不上,一直拖拖拉拉二十五年,才当了六十岁的老进士。
中了进士,他去做长兴知县。但他是"用古教化为治"的,审判官司,只训话,不判刑。一"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张廷玉《明史》文苑传)上头说这样怎么成?要他照法律判,他不听,结果被拉下马,改做顺德通判,专管马政。明朝从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进士管马的,所以他倒媚倒得拉上马了。
到了六十五岁,他被大学士高拱、赵贞吉提拔,去编《世宗实录》,做了一年,就死了。
归有光是一个漂亮多情的人,他的散文写父子、写夫妇、写朋友、写生离死另别,都很动人。明朝从李梦阳、何景明提倡摹仿秦汉古文后,大家都学得歪七扭人变成了伪古文体,归有光的文章却没这种毛病。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