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服食,并即静心打坐,以期恢复精神,再研练师遗秘笈。
洞中无日夜,他醒来已不知时候。
只见身畔小猴,也已醒来,睁着一双金眼,凝视着自己。
他右手摸着小猴脑袋,稚气地道:“乖猴儿,要吃的,可到前洞去找,但不准乱跑,也不许翻动房内的东西,不然,哼!我要打你呵!”
“唔!还有,以后就叫你金毛吧!平时可在外面去玩,不可打扰我练功,知道吗?”
说完,便将小猴抱下床,挥手叫它出去。
自己坐到桌前,细心检视师父遗物。
丝囊宛如普通革囊大小,隐泛光霞,不知是何丝织成,只觉入手温软,柔若无物。
囊中有药三瓶,均标有用法来历。
另有黑色小圈三个,直径丈许,外有豆粒大的小珠围绕,沉重异常,精光幻彩。
还有卵大黄珠一个,微泛檀香气味,量即“风雷环”与“舍利珠”。
继又褪去剑把封套,一时毫光四射,色分四彩。
四珠大如指尖,分镶剑把两面,珠间各刻“银”“钩”一字。
旋以左手轻按剑鞘,右手握把一抽,只闻声似龙吟,银虹已现,剑身仅长一尺七八,外面似有一层白雾环绕。
剑尖射出一道白芒,长达盈尺,芒尾卷曲如钩,伸缩不定。
他满怀高兴,愈看愈受,真欲振剑起舞,一试神异。
但亦知功力未够,剑术未成,对此通灵仙兵,实尚无法控制。
只得插入鞘内,封上把套,与丝囊齐放床上。
最后,才打开玉盒,取出先师手著的“法天秘笈”,聚精会神及读下去。
首页,即是玄功心法:
余少年习儒,中年学佛,晚年融会两门心法,始创“法天大乘合运玄功”,及剑掌、步指等武功,此益余一生心得也;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