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人史纲 > 第八章 纪元前第六世纪

第八章 纪元前第六世纪(12 / 16)

吃亏,因为它既小且弱,而且迂腐颟顸,不求进步。

鲁国是手创周王朝一切文物制度的姬旦的儿子姬伯禽的封国,所以收藏的图书和文献最多,贵族们的文化水准也最高。周王朝的首都镐京(陕西西安西)于纪元前八世纪被犬戎部落攻陷后,图书文献全部失散,只有鲁国的图书文献仍在。它的首府曲阜(山东曲阜)遂成为当时全世界唯一的文化巨城。再加上鲁国从没有遭受过劫掠焚烧的恶运,对周王朝初期的文物制度,保持的也最完整。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周王朝初期所实行或拟定的各种法令规章和各种典礼时使用的仪式程序。——被人总称之为“仪礼”。各国知识分子和知名的文化人,都必须到鲁国亲自查考,才能了解。因为就在本世纪(前六),这些复杂繁琐的老古董,已无人记忆。

周礼的内容很多,仅只仪式程序这一部分,就有祭礼、葬礼、婚礼、冠礼(男子成年时戴帽子)、笄礼(女子成年时戴簪子)等等,以及阶级性专用的国王之礼、国君之礼、贵族之礼。——没有平民之礼。因为礼只是为贵族而设,不是为平民而设,对贵族才用得着礼,平民根本不被看在眼里,奴隶更不用说了。这是一种专门知识,必须专家才能胜任。从事这种以主持典礼为职业的专家,当时被称为“儒家”。他们按照古老的规定,办理各种重要仪式,小自埋葬死人,大至国君访问。国君访问时或国君相见时,通常都聘请儒家担任“宾相”,他的任务跟二十世纪结婚典礼时被称为伴郎或伴娘的“宾相”,完全相同服侍在国君左右,随时提醒国君应该做什么或应该说什么。在普通的贵族场合,儒家则被雇担任司仪、总管之类的职位。我们在此可以了解,儒家的原始意义就是典礼仪式的顾问人员,他们最荣誉的高位是在外交场合,被雇为国君宾相。

注意“宾相”这个位置,中国的“宰相”制度起源于此。我们在本书一开始时就使用宰相一词,但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