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菲在杨丽菁的带领下,来到国光机械厂,开始给外国专家惠特尼担任翻译工作。
惠特尼是罗韦尔公司在亚洲区的售后服务经理,虽然年龄只有三十五六岁,却已经是公司里的资深工程师了。早些年,他一直都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负责公司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工作,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来工作。
惠特尼从香港过境,一路乘坐火车来到北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对于高鼻碧眼的外国人还是很警惕的,惠特尼去任何地方都有人陪同,而且只允许他在厂区内活动。他知道,这倒不是担心他看到中国贫穷的一面,而是担心他这个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老外,窃取了什么机密。关于在政治方面的敏感性,一些来过中国的美国新闻记者已经披露过了。事实上,关于红色中国,在美国有许多传闻,比如说有人认为在中国有许多的情报人员,他们会在任何场合监视外国人,同时还会监听外国人的电话。出于对这类事情的担心,惠特尼很自觉地不在电话中谈论任何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免得自己惹祸上身。
对于自己所受到的限制,惠特尼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去过苏联,那里的统治可比中国还要严格,而在他看来,中国是一片很有人情味的土地,他在机械厂的家属区走动的时候,选择性地忽略了工人们生活的简陋,却对人们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十分欣赏,他觉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所缺乏的。在来北京的途中,他注意观察中国农村的生活方式,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让他非常感兴趣,可惜只是匆匆一瞥,看得不是很详细。
一机部对于他这个外宾十分重视,国光机械厂也给他安排了最好的住宿条件和最好的伙食。住宿嘛,实在没办法跟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同样的淋浴,日本的浴室就要比中国舒服得多,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环境,惠特尼也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