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50章 砸银子!两小只的疯狂!

第250章 砸银子!两小只的疯狂!(3 / 5)

今竟炒至每亩二两银子,质量稍佳者甚至可达三两。

这片海滨盐碱地本不适宜种植,压根就没有任何用处,以往讨价还价,每亩一两银子便可成交,有时甚至能以超低价格购得数亩。

朱高炽却不为所动,他坐镇此地,亲自指挥购地事宜。算盘珠子拨得飞快,地契一摞摞堆成小山。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朱高炽在极短时间内,几乎将天津滨海河畔的土地一网打尽,数量之巨,令人瞠目结舌。

短短半月,海河、渤海沿岸的土地,几乎尽数落入他的囊中。

朱高炽在天津地区大肆收购土地的同时,着手复制栖霞镇工业区的成功模式。

第一步,先在天津设立工业区,上千名栖霞镇的工人紧随其后,迅速展开行动。

“水泥坊要建在海河弯道,琉璃厂靠南防潮,船厂必须紧邻入海口!”

首要任务是创建天津水泥作坊,以烧制水泥,这一材料对于建设港口、码头、房屋乃至通往京城的道路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水泥,建筑工作将耗时耗力且费用高昂。

尽管朱高炽目前资金充裕,且当时的人力成本较低,但时间紧迫,不容延误。

继水泥作坊之后,琉璃厂和雪糖厂这两座核心工厂也迅速启动建设。

此外,朱高炽还规划了天津造船厂,随着东海贸易的即将展开,航海业的繁荣指日可待,造船厂的建设刻不容缓。

造船技艺讲究深厚积累,正如古语所云:“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当前正是打下基础、逐步积累的关键时期。

由于完全复制了栖霞镇工业区的模式,朱高炽自然也需要大规模招募工人,优先考虑流民,为他们提供一条生存之路。

招工的铜锣声穿透了天津城的暮色。身着靛蓝短打的壮汉们敲着牛皮鼓,在街巷间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