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虎口发麻。
姜义咬着牙,没吭声,日复一日地干,也就这么一寸寸开出了绿意来。
这会儿坐在树荫下,眼望远处自家屋檐下,柳秀莲正撩了袖子在菜篮里翻拣。
小儿子却不知从哪儿学来的鸡叫,一边学一边疯跑,把鸡窝搅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里透出几分热闹。
姜义看着这番景致,嘴角兀自翘了翘,没笑出声,只是目光一软,思绪悄悄飘远了些。
算算日子,来到这方天地,竟也十年有余。
当初不过是连夜赶方案时,没忍住眼皮一沉。
下一刻醒来,竟躺在这异乡山脚,衣不蔽体,亲旧皆无,连口干粮也寻不到。
那时候,也曾茫然。
幸好这村里人心不坏,东家一口饭,西家一勺粥,算是把这条命吊了回来。
姜义沉了三日,终是接受了现实。
于是抄起锄头,从这片连野狗都不愿待的荒坡上动手。
肩挑手刨,筑土垒墙,头顶烈日,脚踏泥水,也未曾吭声。
几年光景,愣是凿出十亩良田,盖起三间瓦屋。
虽不敢说富贵,却也风雨不惊,有锅有灶。
再往后,有了柳秀莲,有了那两个哇哇乱叫的小崽子。
也就算是在这异乡里,彻底扎了根了。
姜义那份心性,便也在不声不响间,变了个模样。
村里那些青壮,再兴冲冲招呼他上山。
姜义便只笑,不语,笑里透着点敷衍。
不是怕吃苦,是怕出岔子。
或许真是死过一回,晓得那生离死别是如何个冷与苦。
屋里一口热灶,两张稚气小脸,个个是牵心挂念。
这柴米油盐得来不易,便更不舍得沾染半分不确定的风浪。
地里劳作,也没了年轻时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