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与原版古籍的字体风格一致。
抄写完成后,他小心翼翼地将纸反贴在一块精心挑选的梨木板上,用湿布轻轻擦拭,使纸张紧紧地贴合在木板上。
接下来,就是雕刻的过程。
殷兆丰手持刻刀,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木板。
他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地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他的刻刀在木板上灵活游走,时而轻缓,时而急促,每一刀都蕴含着他对古籍工艺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
遇到复杂的笔画和图案,他会放慢速度,仔细斟酌每一个细节,确保雕刻的精度和质量。
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用力而微微颤抖,但他却丝毫没有放松,全神贯注地完成每一处雕刻。
在雕刻过程中,他还会不时地停下来,用放大镜观察雕刻的效果,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
经过数天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雕刻制版的工作,一块精美的梨木板呈现在眼前,上面的字迹和图案栩栩如生,仿佛是从原版古籍上直接复制下来的。
雕刻制版完成后,殷兆丰开始进行印刷。
他先将调好的墨汁均匀地涂抹在雕版上,然后用一张宣纸轻轻覆盖在雕版上,再用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动,使墨汁均匀地渗透到纸张上。
随着刷子的刷动,一个个黑色的字迹逐渐显现在宣纸上,仿佛是历史的印记在这一刻被重新唤醒。
印刷完成后,殷兆丰并没有立刻停下,他知道,要让这本仿造的古籍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还需要进行做旧处理。
他采用了多种特殊的手段来让新印的古籍呈现出岁月的痕迹。
他先是将古籍放在一个特制的箱子里,箱子里放置了一些散发着特殊气味的草药和香料,这些草药和香料会逐渐渗透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