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识密封准则]的存在,排险者刻意略过了许多重要性的内容,比如那几乎无限光速的11维宇宙[田园时代],他直接将故事的背景,嵌入到了当下的三维宏观宇宙中。
在排险者文明诞生后的不久,有排险者个体很快就发现了宇宙里偶发性的恒星活动。排险者用人类的语言和人类的思维模式是这样讲述的:
年轻的排险者在漫游宇宙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偶然的现象,宇宙中数以亿兆计的恒星经常爆发具备一定规律恒星氦闪、超新星爆发等宏观星系事件。
宇宙仿佛是一团装进了亿兆数量萤火虫的空泡,这些萤火虫在寿命之内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都相安无事,但总会有第一只萤火虫亮起,那是恒星氦闪或者超新星爆发。
萤火虫的光亮如同击鼓传花一般传递到下一粒萤火虫当中,在这种不断蔓延的光亮中,萤火虫们组成的发光的一条线。
无数类似的线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在黑暗宇宙中闪烁的光网,在这些遍布宇宙的光网中,年轻的排险者们建立了[恒星闪烁传递模型],彼时的排险者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恒星闪烁传递模型]意味着什么。
年轻的排险者们认为恒星闪烁传递是宇宙间的一种普遍正常的现象,但是很快就有排险者个体提出了质疑:恒星与恒星之间大多有着遥远的漫长距离,它们是如何互相干扰的?
而且很多处于[恒星闪烁传递模型]路径上的恒星都是正值健康的少年恒星、青年恒星,这些健康的恒星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发生老年恒星才会出现的氦闪或者超新星爆发等宏观恒星活动?
这些具备质疑精神的年轻排险者们开始深入研究[恒星闪烁传递模型]蕴含的真正原因,他们建立了几乎遍布整个宇宙的观察装置,经历了无比漫长的时间之后,总算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宇宙间的[恒星闪烁传递模型]是有规律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