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有异,焦急地问:“又边个出事呀?”
工友指着报纸:“唔系出事,系金庸大师想挖角写《寻秦记》果个作者啊!仲话几多钱都出得起啊!”
阿婆似懂非懂,但“金庸”“几多钱”她是懂的,咂咂嘴:“嚟头好大哦……”
写字楼的茶水间,平日里的股票行情和办公室八卦瞬间失了颜色。
年轻的白领们捏着刚送到的《明报》,惊呼声此起彼伏。“哇!查生咁劲!
直接撬人墙角?!”
“稿费翻倍啊!
《亚洲日报》俾几多,明报都双倍!壕无人性!”
“啧啧,金庸话佢明珠蒙尘喎,间接踩低人地小林社长份报啰…”
“不过讲真,《寻秦记》真系值呢个价!
项少龙饮醉酒就返去秦朝变死囚,开头就劲成咁,第二回仲离奇!
我睇到佢撞到邹衍话佢‘天外来客’,成个人都冷一冷!”
“系啊!卡点卡到正,谂住仲有下文就完咗,个心吊吊揈!”
一个文员激动地挥舞手臂,“前晚同个仔争睇报纸,差啲打架啊!宜家金庸一出面,个‘黄易’唔飞天都难咯!”
北角租书店的挤迫角落里,几个躲学的中学生围着新到的《明报》副刊,眼珠子都快贴上去。
一个瘦高个声音干涩:“黄易…黄易真系劲到金庸都嚟抢?”
旁边胖胖的推了他一把:“痴线!金庸吖!
武林盟主啊!
佢话好仲有假?
稿费翻倍啊大佬!
写小说写到咁,仲唔发达?”
几双眼睛里燃烧着混杂了崇拜、羡慕和对那字里行间巨大认可的憧憬。
往日遥不可及的文坛神话,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与一部正在追读的作品连接在一起。
一些深谙文化圈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