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仙人!”
这个年轻道人的面容,正是过去紫阳仙体被镇压后,重新凝聚出来的那具肉身的样貌。
“紫阳……”年轻道人语气依旧毫无感情:“紫阳有恨,但我没有,所以我是紫阳,但我也不是紫阳。”
傅源好奇道:“为何你没有恨?”
心性有成的人,或许会将恩怨情仇都看淡,但是只要是一个生命体,有智慧的存在,在有涉及到自身的事发生,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若是真能够不在意一切,那便是草木山石。
凭心而论,傅源自问如果自己处在紫阳的位置,好不容易成了仙,就又被困死于此,心中无论如何,肯定会有恨。
但眼前这个年青道人,无论是语气,表情,甚至给傅源的感觉,完全没有一丝人的感情,人的欲望。
就好像一个非人的存在,死板的模拟着人。
“修行者,跟普通人的区别在哪?”年轻道人反问道。
傅源想了想,道:“修行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杂念,并利用自己心中衍生的情绪来强大自己,而大多普通人不能,他们只会被心中化生的杂念所支配……”
说到这里,傅源突然顿住了,有些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年轻道人死板的笑了笑,道:“那换我来问你,你为什么觉得我有恨?”
傅源:“……”
这不就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重现么?
惠子跟庄子的辩论,很多人都熟悉,无非是:庄子说,水里的鱼从容自在,很快乐。惠子反驳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反驳: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就说:我不是你,但你也不是鱼。庄子说:请循其本。
无数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解读,各有各的理解。
惠子是名家,注重逻辑。
什么是逻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