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场景重现!”
陈贵良心想:老子上辈子也学的新闻专业,你这瞎几把扯什么蛋呢?
陈贵良连连摇头:“算了,这样不好。”
袁记者以为是年轻人脸嫩,于是又去找陈贵良的父母商量。
看热闹的村民听到对话,纷纷鼓励陈贵良“场景重现”。
“就去地里照相嘛,你平时经常挑水的。”
“不要害怕,我们不乱说。”
“听记者的话,快去地里头照一张。”
“……”
村民嘻嘻哈哈说着,没人把这当回事儿,还认为大家一起演戏很有趣。
除了陈贵良,所有人都支持袁记者。
陈贵良只能配合大家演出,反正市报只在本地发行。而且普通市民根本不看,机关单位订阅了也没人看。
这是一份只有销量、没有读者的报纸!
陈贵良握着锄头,去地里跟严校长拍了一张。
袁记者又让他们一家四口,再加上外公外婆,站在破屋前拍一张合影。陈贵良手捧录取通知书站中间,长辈们站在他两侧和身后。
严校长对长辈们说:“明天要在县城戴大红花坐车游街,你们也一起去嘛。”
奶奶去不了,晕车。
陈兴华和姚兰两口子欣喜答应。
外公问道:“我们也能去?”
“都能去,”严校长说,“一辆大巴车,送两个考生和家长,坐再多人都绰绰有余。”
小舅问道:“我也去可不可以?”
“都可以。”严校长说。
立即有村民开玩笑:“吔,三拐子,你走路都走不顺,还要去戴大红花游街啊。”
小舅昂首挺胸:“外甥要读北大,老子为啥去不得?”
陈贵良笑着看向陈兴民:“二叔和贵荣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