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商贩卖木材给朝廷建造宫殿,动辄价值百万两白银。普商对蒙古和后金走私,一单百方两的生意也算不得稀奇。
但对于张丶刘两家来说,三十万两一单的生意就是了不得的大手笔了,之前都不敢想。
可是暴利之下,他们怎麽可能不干?冒点风险,当一次客,转手就是二十万两的利润。二十万的利润啊,你居然不干?
没道理!
所以大半个月前,有个南洋海商找到张世勋,说希望购买进贡给皇帝的贡缎最少要一万匹贡缎,一百匹极其昂贵的丝锦绣丶一百匹同样昂贵的松江大绒。
如果张家能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再额外收购价值二十万两的织物。
这单生意很大,可转手就是二十万的利润!
张世勋听到海商这个条件,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张家的走私货物,本来就以绸缎棉布为主,偶尔也勾结制造局和印染局丶神帛堂,倒卖一点最好的贡物,讨好海商。
可是这麽年来,张家最大的出海生意也就是几万两银子一单。
三十万两一单实在是有些吓人了。张家银库,也只有十几万两的现银啊。
可是这麽大的利润不干,那不是傻麽?
而且那海商十分痛快,表示只要货物装船,就付两万的定金。那海商说,洋人有的是银子,给钱最大方,只要货好!
张世勋仅仅考虑了两天,就答应干了。
说到底就是走私,张家都走私多少回了。无非这一次数量格外大而已,怕甚麽?
但为了分摊风险,他找了刘家一起干。
于是,张家和刘家动用了在织造局和印染局的老关系,要求倒卖御用贡缎一万匹,丝一百匹,大绒一百匹。
银子一到,织造局和印染局的主管太监,当即答应了。
说起来,南京两局倒卖御用贡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