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317章 三晋菜不入流?(4K)

第317章 三晋菜不入流?(4K)(6 / 7)

写行草的看不起写篆隶的,写篆隶的看不起写楷书的,写楷书的看不起写瘦金的,写瘦金的看不起写江湖体的,写江湖体的看不起写硬笔的。

但无论如何,如今的魏碑都处于书法圈字体金字塔的上层。

至于有些人觉得魏碑属于丑书,只是当下很多人为了突出那种金石感,书写过程中太过刻意去模仿原碑文,才使得看起来不够美观。

而且大部分模仿的,大多是名不经传的民间碑文,追求所谓的古朴质感,写得歪七扭八。

实际上他们书写的魏碑,与真正的魏隶、魏楷没有多大关系,更多是对清代与民国风格的延续,而且有气无力,多少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

人家北魏汉化程度那么高,又不是野人,会连书法都写不好吗?

南北朝时期,北魏既承秦汉两晋,同时又与南方有文化交流的情况下,何至于成某些人眼中的小孩书法?

“归根究底,是人的问题!”

且不说墨迹很难真正做到碑文那种独特风格,临摹就算了,还不去临精品,非得盯着那些歪七扭八的临,把魏碑往丑书方向带,当真又蠢又坏!

看看《魏故太守张玄墓志》,看看什么叫做精品!

同为楷书,却比唐楷高级,笔法中锋侧锋兼用,刚柔并济,多参隶意,既有唐楷的成熟,魏碑的多变,还有隶书的古意。

我们现在所用的第五套纸币上面那行字,就是这个字体。

可见古人的审美并不低级。

反倒是现代人的审美有点退化了,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创新,往奇形怪状方向走。

大可不必。

真正看过古碑之后,才明白为什么都说没有比直接看原碑文,更能上溯古意的。

“难怪那么多人跑长安碑林去现场临摹碑文。”

陈景乐恍然之余,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