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最为出众的当属佛寺内,比如善化寺的二十四诸天,精美程度,连陈景乐这个懂绘画的都感到惊艳。
只是陈景乐本身对民俗宗教了解得不多,因此不作评论。
不过无论佛道,都有其可取之处,只能说辩证看待。
再就是陈景乐心心念念的魏碑。
云州曾是北魏的国都,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阶段,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魏碑则是直接在石面上雕凿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字体不同而风格多样,但整体朴拙险峻,舒畅流丽。
对陈景乐这种书法创作者来说,极具诱惑。
特别是魏碑刀刻感,或者说金石感突出,风格强势,跟他个人风格很契合。
众所周知,东晋之后分南北朝,书法也因此形成两大不同流派。
北派就是现在所说的魏碑,更显古朴豪放,长于榜书。南派则以二王为正统,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各有特点。
因此魏碑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自历朝历代的书法家,无不对其给予极高评价,认为是汉碑中的上品。
但问题又来了,早期的书法主流是帖学,碑学是非主流,在大部分书法家看来,南方的二王是雅,北方的魏碑是俗。
因此魏碑虽是上品,但自李唐之后,宋元走的都是行书草书创作路线,再没有能比肩唐楷的作品。
到明清时期,馆阁体盛行,书法就更加僵化。
或许是触底反弹,近代金石文字学的兴起,大量魏碑文物出土,加上大家对馆阁体的反思,使得魏碑自清中后期起,书法圈对魏碑愈发追捧,使得魏碑重新回到大众眼前,一直到今天。
就连现在的云州南站,招牌上的四个字,都是魏碑体。
要知道书法圈是有鄙视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