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切确实是现在很火的一个作家。
他的《地铁》里面用瓶盖当流通货币来用,颇有种黑色幽默的感觉。但是,其实是有些经济学道理的。
货币本身是某种信用等价物。在当前,它既然可以是一张印有美元符号的纸,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瓶盖了。
一些人认为正是这种“身份上的跨界”,促使他写出这种黑色幽默。
假如世界的货币是瓶盖会怎么样?
那上面是不是要印上作者余切的头像?
舒尔茨想到这乐出声了,“勉为其难”道:“行,我也想去看看。”
另一边,余切既然已经来到这了,自然推不开人家《原子科学家公报》的演讲。
他草草拟了一个演讲稿。
于是,由一帮《原子科学家公报》的物理学家,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还有《纽约时报》的撰稿人角谷美智子,中国作家余切组成的四方会谈诞生了。
台下挤满了来旁听的美国学生。林一夫也在底下。
只听到一个美国白人学生,紧张兮兮的介绍余切:“他是哥伦比亚之旅的缔造者,使智利政府服软的硬汉作家!他是当前全美畅销书《地铁》的作者,构建了庞大而瑰丽的……他是……他是……”
介绍一半天。搞得都有点冷场。
余切接过来就道:“我认为几句话无法形容我,因为我确实做了很多事情,我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应当用什么来介绍我?我有一部还未发表的,叫《美国精神病人》,那里面最厉害的人名片都没有后缀……”
“越厉害的人越不需要被介绍。他本身就是含义和故事。”
“所以,余切在将来也许会成为形容词。当你想不到用什么来描述我时,就叫我的名字吧,那对我是一种尊重。”
这些话像是有魔力一般,连林一夫也热血沸腾了,忍不住捏了捏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