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邦啊。
有的人一边批判余切,一边却诡异的有种爽感!如果我在民营报刊就好了,我就能写出“余切说了我想说的,做了我想做的”那种老实话。
我爱说实话啊。
央台摄制组太好奇了,也采访到了这帮美国书商,邵琦问:“这在作家当中是正常的吗?会不会觉得,余切太苛刻了。”
“一点儿也不苛刻,余先生是个大好人!这都是我们的错。我们搞错了他民族的图腾,这是个大问题。你知道吗?莫马迪先生威胁说要发起印第安人的大散步,我们不知道那居然也是印第安人的某种文化。”
《时代周刊》的记者刘祥成则笑着提个了奇怪的问题:“如果我现在像他那样,骂你是沙滩之子,你会回怼我吗?”
哈珀的人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
“当然了,我现在站在实力的角度和你说话,你没有资格对我发怒,你怎么敢?你这个沙滩之子!永远的沙滩之子!”
刘祥成反而很高兴,掏出笔写上这段对话:“我要的就是这不一样的答案。”
……
余切长达大半年的名望累积在此兑现了,《地铁》卖出了远比《2666》好得多的销量。第一版五千册在一周内一扫而空,随后加印三万册,预售便已售空,只好再加印十万册。
哈珀的人估计,这本书最终会在三年内于北美销售出至少两百万册,然后以每年二三十万册的数据,长期排在全美传统的畅销榜单前三十上。
一些南美和中美的出版社也闻讯而来,当然这些地区就不属于哈珀的范围了。
卡门和这些出版社合作了很多年,略萨、马尔克斯等人的都是在这里出版。而在欧洲等地,则直接是卡门自己的出版社进行出版,为了说服余切给她版权,卡门宣布要给余切准备神秘的礼物。
什么神秘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