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太子出兵攻打,他这边要如何去做?
届时,恐怕他跟太子之间的矛盾,将会变得更为尖锐。
实际上来说,百济不管是在太子手里还是大唐手里,根本区别也不是很大。
最终,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靖头上。
这让李靖感觉头皮发麻。
他家的嫡长子,可是在太子麾下做事呢。
这让他怎么说?
站太子?
不,他只能站陛下。
“陛下,臣只懂军事,百济的事,臣没头绪。”
李靖干脆利落的把自己撇开,管大家怎么说,反正就是不表态。
闻言,李世民也没难为李靖,看向房玄龄。
几个大臣,也只有房玄龄一直没开口。
房玄龄心下思索一番后,不疾不徐道:“陛下,老臣以为,国之大事,应以稳固边疆、安抚百姓为重。百济来降,是增我大唐威名的契机,断不可因内部权衡而寒了外邦之心。”
“至于太子作为,老臣也略有耳闻,其初心乃是富国强民,只是行事稍显莽撞。陛下不妨趁此机会,下旨褒扬太子功绩,再私下劝诫一二,让他行事更添几分圆融。”
“至于百济,可先令鸿胪寺拟定细则,约束其内政外交,待太子在辽东诸事有个结果,再做统筹安排不迟。”
房玄龄打了一手太极,他也不能太过于表态。
从根本上说,还是不想让太子兼并百济,可这些话,却不能从他口里说出来。
其实谁都知道,不可能说这文书一来,陛下就会定下,肯定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行。
这里面,最终还有各方博弈,各显神通。
看似几个大臣,是太子那边占了优势,可在朝廷上,支持直管百济的声音,自然会更大。
房玄龄这番话,就是想把百济的事,最终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