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再生波折,难免分散精力。”
“况且太子整治辽东,本就是为大唐的长久基业考量,打击当地贵族,为的是政令畅通。”
“百济既愿无条件投降,不妨大方接纳,再下一道旨意,令太子兼管百济事宜,一来全了百济的面子,二来也让太子的权威得以稳固,于公于私,都是良策。”
魏征的话,让李世民微微皱眉。
大家都明白百济的想法,而魏征这般提议,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逼迫陛下,站在太子那边去。
如果接纳百济投降,又交给太子,无疑是在对外传递一个信号,陛下选择了太子。
这样的消息传开,对于五姓七望,魏王党的打击,可就是无与伦比的。
褚遂良看情况不对,连忙拱手作揖道:“陛下,此事还需斟酌。虽说百济主动来降是好事,可太子在辽东行事,手段未免过于激进。”
“世家大族在各地盘根错节,辽东亦不例外,太子如此大动干戈,已引得诸多不满。如今西域战事又岂,周边各国心思各异,太子之强势,会让太多人害怕担忧。”
“不如另派能臣暂管百济,由朝廷直接负责,待局势平稳,再做长远谋划,也可借此安抚一下各方人心。”
让朝廷接管百济,从很大程度上,就是阻止太子兼并百济实行新政。
假若太子强行攻打百济,这就跟作乱没有多大区别了,失去了名义。
很显然,所谓朝廷接管,其实就是把百济这块地方,交给魏王。
以此让太子跟魏王再行争夺之事。
李世民依旧是沉默。
从权力的平衡上来说,褚遂良的提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是以前,李世民就会这么做了。
可现在,他不得不考虑一个事情,百济投降大唐后,太子真的就会放弃兼并百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