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难,却不好答得漂亮。
答得肤浅显得不专业;
答得太学术,又容易让底下大一的听不懂。
前后几秒过去,竟没有一个人发声。
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陈露阳没催,也没急。
见没人回答,陈露阳可就不客气了。
“没人回答那我来试试。”
陈露阳举起手中粉笔,反手把那句“maximize output or minimize cost”中的“or”圈了起来,
紧接着,又在这两个目标词中间画出一条横线:
“这两个目标,看起来是理想组合,但在实际操作里,往往是此消彼长。”
“你想多产,就要多投入,比如多招人、多加班、多开机器,那成本自然就提高了。”
“你想省钱,那就得省材料、降工时、减少投入,那产出也就上不去了。”
“所以,它们不是同时实现的,是‘选择’与‘权衡’。”
陈露阳把粉笔反握,轻轻点了点黑板上的“or”:
“你只能择其一为主要目标,根据现实条件灵活切换。”
“如果你的资源是固定的,那你追求的是产出最大化;如果你的目标是任务量确定,那你追求的是成本最小化。”
“这就是萨缪尔森所谓的‘理性选择’——有限条件下的最优解。”
“打个比方!”
陈露阳拍了拍手,举出了自己最熟悉的例子:
“你就像厂里的车间主任。”
“要是厂里定计划说今年要完成一百台机器,你就得研究‘怎么用最少的钱,把这活干完’——这是‘最小成本’。”
“但如果厂里啥都不给你,只扔给你两吨钢材、三台旧设备,那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