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把教材一句句翻译给他们听,大家都努力抓住机会,争取多抄一点是一点。
很快,大黑板上密密麻麻写着“生产函数”、“等产量线”、“最小成本组合”等关键词。
“下面这段比较长,我抄在黑板上。”
陈露阳注意到教室里有人已经抄的手酸甩腕子了。
他便有意识放慢了节奏,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连串的英文,让听课的同学能够借机休息休息。
“a rational produbsp;seeks to maximize output or minimize cost, subjebsp;to straints of teology and resourbsp;availability.这句话的意思是理性生产者会在给定的技术与资源限制下,追求产出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
陈露阳还没讲完,一个声音从教室里响起:
“那我想请问一下,这个‘maximize output’和‘minimize cost’不能同时实现吗?”
声音不大,却很突兀。
大家手里的笔一顿,纷纷转头望向发问的人。
那是一位坐在中间靠窗位置的大一男生,穿着蓝灰色外套,神情中写满了疑惑。
“比如说我又想多产又想省钱,那这两个目标能不能一起实现?”
陈露阳看向说话的人。
这人他有印象,是大一经济系(2)班的学生。
没有急着回答,陈露阳看向教室问道:
“今天教室里有不少大二、大三的学姐学长,有没有哪位学姐学长能回答一下?”
一时间,教室气氛微妙地动了动。
教室里的几位高年级的同学彼此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