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49章 此地长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骄傲!(3更合一,求月票)

第349章 此地长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骄傲!(3更合一,求月票)(7 / 10)

慕克:诺奖“保质期”保不住文学永恒性》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清晨,当我读到张潮与帕慕克的这场跨越欧亚的思想交锋时,不禁想起钱锺书先生那句“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钱锺书先生讲的是东西方作家在创作时的心灵相通之处,但那都是遥远的文学“田园牧歌”时代的事了,那时候大家可以“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为彼此保留美好的想象。

今天的文学世界已经大为不同。据说互联网时代让“世界”变成了“世界村”,这我还没有看到——但文学世界正在“村化”我是真的看到了。

只不过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文学世界村”的村长不是我们。不仅村长不是我们,村治保主任、村会计也都不是我们。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搞生产”呢?是听村长的循循善诱,还是治保主任的大棒恫吓,还是村会计的利益诱惑?

在这种困局当中,张潮这位青年作家以惊人的理论锐度,将原本局限于个人创作观的争论,升华为对整个人类文学评价体系的哲学思辨,也给中国文学指出了一条可能的道路……】

当天的《燕京青年报》上市不到3个小时,立刻就脱销了。《燕京青年报》编辑部的电话更是被打爆了,数不清的媒体要求转载这篇采访。

而互联网则以远比传统媒体更快的速度,把张潮的采访内容传播到了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学的角落里。

网络世界再次为张潮的宣言而沸腾。这次采访中他的金句,更是成为许多人qq签名——

「此处长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骄傲!」

「奖项是一面魔镜,有人照出虚妄的桂冠,有人沦为镜子的囚徒。」

「历史会记住谁在书写星辰,谁在擦拭奖章。」

当然最受欢迎的是那一句——

「真正伟大的作家,从来不需要用奖杯去论证自己该站在历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