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45章 风暴!(求月票)

第345章 风暴!(求月票)(4 / 8)

化产品。

既然美国人既可以用可乐、薯条,迪斯尼、好莱坞,同时喂饱自己的肚子和脑子,又何必抗拒这股潮流呢?

所以张潮,和为他的访谈精神振奋的中国人,其实更像逆流而上的另类。

即使是认可张潮的学者、作家,也不无同情的指出了这一点——

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对采访他的bbc记者道:“这位中国同行的焦虑,让我想起《开罗三部曲》出版时遭遇的传统与现代之争。

但正如我用阿拉伯语书写却能获得诺贝尔奖认可,真正的文化自信在于创作本身的力量。张潮的抵抗值得尊敬,但需警惕这些强烈的自我意识变成新枷锁。

真正的文学自由应该在超地域的寓言中揭示普世困境。或许中国作家应该学会如何在多重身份中保持创作自由。”

这场风暴最终也席卷到了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

帕慕克最近刚和基兰·德赛坠入爱河,经常携手出现在各种活动当中。而张潮与基兰·德赛几个月前在「加州和风号」列车上的对话,让他与这位新鲜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面对各国记者锲而不舍的追问,帕慕克终于在出席一次文学讲座时,完整回应了张潮与马悦然之间的风波。

作为土耳其“西化”家庭出身的帕慕克,他以自己深邃的思考与精湛的技艺为整个国家开辟了文学现代性之路的伟大作家,但对他来说,有些答案是不言而喻:

“张潮与马悦然的争执,不过是文学界永恒的孩童游戏——有人摔碎玩具以博取关注,有人假装宽容实则享受施舍者的优越感。

这位中国年轻人显然混淆了‘抵抗’与‘表演’的界限,以为摧毁旧的范式就能成为新的先知,却不知自己写下的每部作品,都离不开西方文学的启蒙。

马悦然的谦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