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喝了口茶,身子往沙发椅背上一靠,悠哉地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两人。
孙良一其实早写完了,目下用笔在纸上胡乱划着,心里正在想对策。
他最早是想通过这件事为自己博取一点名声,顺便再传播一下他一直笃信的“日本文学优越论”不假,但是这场采访张潮却实实在在地把他逼进了墙角里。
张潮本人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代表人物,不仅让他文章的最后两段阴阳怪气成了笑话,更让他的“文学遣日使”站不住了脚。
毕竟以张潮作品在日本的销量与近年来引发的种种讨论,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张潮是去“取真经”的。有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戳在那里,孙良一再怎么春秋笔法,都很难贬低代表团的身份。
打自己的脸还是小事,混媒体久了,谁还没有个唾面自干的修为。
关键在于张潮后面故意吐露许多“黑料”给自己,明目张胆地诱导自己继续往负面去评价此事,这就有点看不起他老孙的智商了。
毕竟在文化圈、媒体界混了这么久,这套舆论炒作的手段还是懂的。
张潮自己说的时候每句话都态度平和、不偏不倚、严丝合缝,让人找不出一点毛病来,怎么听都是组织一场大型活动必要的博弈过程。
但这些东西从自己这个立场鲜明的人笔下写出来,恐怕又是另外一番解读。
这……张潮是有敌人要战胜,没有敌人创造敌人也要战胜是吗?自己只想当个蹭名声的虾兵蟹将,不想当被剥皮抽筋的龙宫太子啊!
“孙老师,您记完了吗?”张潮也看不过眼了,又提醒了孙良一一次。旁边的小刘都写完好半天了,孙良一还拿着笔在本子上比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现场把张潮说的话又用日语翻译了一遍呢。
孙良一闻言有些尴尬地合上笔记本,眼睛一转,问道:“你认为这次中国青年作家访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