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35章 张潮不在名单里?

第335章 张潮不在名单里?(7 / 8)

系的上海作家说道:“2003年我去参加过一个「亚洲青年作家论坛」,有位日本来的编辑问我‘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村上春树?’

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有王安忆。’当时只是一种‘急中生智’的胡乱应付,但现在想来,这个问题本身就像问东京为什么没有东方明珠——文学非要追求‘某某第二’,才是真正的精神屈服。”

教室里又陷入一阵沉默,互相说服不了对方的学员,都把目光看向张潮。

张潮梳理了一下刚刚众人的讨论,开口道:“首先,当我们用诺贝尔奖、海外销量、衍生品产值作为文学价值的丈量标尺时,是否正在把文学变成出版公司或者文化的财务报表?

身为「潮汐文化」这个文化公司最大的受益人,我个人倒是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但如果真是如此,那这次去日本的不该是‘青年作家’,而是‘青年编辑’才对吧?”

教室里响起了低笑声,毕亮的脸红了起来,不过还是很真诚地道道歉道:“不好意思,刚刚是我偏离了主题。可能是做编辑的经历影响了我,让我偏向于从编辑视角看待文学价值了。”

张潮笑着点点头,道:“没事,本来专业的编辑和优秀的作家都是相辅相成的。菲茨杰拉德就是在他的编辑的鞭策下,才完成《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的。

——回到文章本身,就像霍艳刚刚说的那样‘文学的现代性等于西方性’,那‘日本文学的现代性也是西方的现代性吗’?它是不是真的值得中国作家去学习、借鉴?”

……

就在张潮满头大汗地给学员们上课时,鲁院的接待室里,坐着一个悠哉悠哉的中年人,喝着茶、吹着空调。

他是孙良一,《作协或派「文学遣日使」访日,为中国文学带回宝贵经验》的作者,来这里就是为了采访张潮,并且问出那个关键的问题:

「访日青年作家代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