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35章 张潮不在名单里?

第335章 张潮不在名单里?(3 / 8)

进入访日青年作家名单,着实出乎现场所有人的预料——没有张潮的话,恐怕只能叫“青年作家团”吧?

不过这个消息都经过张潮本人的证实了,应该就是最终答案了。

张潮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多做解释,继续道:“把我没有参加这件事抛开——这篇文章说这次的青年作家访日代表团是‘遣日使’,向日本学习先进的文学体系和产业经验,促进国内文学的进步、发展,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教室里陷入一阵沉默。

这一届「高研班」很多是20多岁、30出头的青年作家,甚至被戏称为「新理念作文大赛班」,大家城府虽然还没有那么深,但这篇文章的结尾明显是在褒贬张潮,因此在不清楚张潮的态度前,都不好意思表态。

鲁院教室里悬挂的老式吊扇发出细微嗡鸣,八月燥热的空气裹挟着新鲜的油墨味在几十个青年作家之间流转。

“我先说吧。”西北诗人单永珍突然起身。他在这一届「高研班」里算年纪比较大的一位了,已近40岁,面容棱角分明,皮肤黝黑,显得格外朴实、坚毅。

单永珍的口音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听明白还是没有问题的:“我在文联订了十五年《世界文学》,不仅每两三年都有日本专题,甚至不是日本专题的时候,日本文学有时也能占了篇幅的4分之1。

去年杂志还搞了个三岛由纪夫特辑,注释都比正文多。你看看人家,虽然切腹了,但还是能把《金阁寺》写出难以企及的美学高度。

我们呢?作家写个下岗潮还要被批评‘基调灰暗’,难呐!哦,对了,莫言的《檀香刑》就参考了三岛的吧?

所以我自己虽然没有学习什么日本作家,但是年轻人出去见识一下总还是好的——创作多一些参考系,总比闭门造车强。”

讨论中有人开了头,就像啤酒桶被拔掉了塞子,后面的讨论就喷涌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