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纷纷。
中日两国的“蜜月期”一直维持到1996年,后来进入了“冰河期”。
虽然两国民间友好组织的互动并没有彻底中断,但规模和影响力都大大缩减。
在没有接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作协没有主动参与相关活动当中也属正常。
“这……好吗?有没有文件支持?”韦齐宁犹豫道。
邹光明一拍脑袋,连忙道:“有,有!有文件!想要文件,那就一定有!”邹光明折腾文件的能力有目共睹,当年张潮怎么被他“一鸡两吃”,大家还历历在目。
韦齐宁眉头一皱:“真有?老邹,你说话可要负责任!要是出了问题,可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
邹光明此刻满脸是笑容:“负责,当然可以负责。你们等下,我去打个电话……你们先聊。”然后拿着手机推开门,去了走廊上。
现场一时间都安静下来。
不过有了这件事的刺激,大家的思路一下子变得活跃许多。
副主席张抗抗悠悠地道:“其实我们不用搞得那么正式嘛,为什么非要叫什么「访日代表团」,为什么不能是「赴日采风团」?
作家嘛,总是要采风的。去日本采访,和去日本采风,审批手续还用那么严格嘛?”
韦齐宁一时语塞:“可是……”
他话还没有说完,另一个副主席高洪波也开口了:“如果采风可以的话,那「学术考察」行不行呢?燕大的比较文学研究所,还有中国现代文学馆,都常年和东大、早稻田等日本大学有学术合作。
派一批年轻人过去考察也很正常嘛!”
韦齐宁:“……”
这时候铁宁也说话了:“俗话也说过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也都是群策群力,想办法发挥这次活动的积极意义!
邹院长是鲁院的,他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