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06章 新小说《原乡》

第306章 新小说《原乡》(3 / 7)

装箱里远渡重洋去美国……

“妈祖一拜,全球免签”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基本也如实反应了福海人超乎全国其他地区人民的那种“离家出走”的冲动心态。

福海本地总人口不过3500多万,而有记录的海外华侨就超过了1700万。

看起来,似乎这里的人们对「乡土」是没有执念的,随时都会离开这片土地。

但好玩的是,这些人去往异国他乡以后,往往又表现出极其强烈的「乡土情结」,并付之行动。

几乎在所有有华人聚集的国家,都会形成“唐人街”“中华街”或者“小中华”这样的街区,这些街区具有高度的文化封闭性,从习俗到日常生活用品与国内几乎无异。

有些来此的老人家,甚至可以一句当地语言都不会,只靠福海话就生活一辈子。

同时这些人也非常热衷用在国外赚到的钱回馈乡里。从洋务运动到抗日战争,下南洋募款者源源不绝,几乎都能得到丰厚的支援;

抗日战争期间,无数南洋华侨子弟更是自带武装、钱粮,回到大陆投身战场,奋勇杀敌,将热血洒在神州大地之上。

还有像陈嘉庚先生这样,建设祖国不惜破家舍财的华商更是比比皆是。

即使不说这些大仁大义之辈,张潮所见到的那些普普通通在国外打工的乡亲,不论最后回不回来,赚到的第一份钱,总是要在乡里起一间大厝的——哪怕一年都住不了三五天。

如果说中国哪个地区的人群表现出来的「乡土情结」最浓烈,也最复杂,也最矛盾,那么福海可以说当仁不让。

紧接着,张潮又从斯蒂芬·金对题材“百无禁忌”的豁达态度,到黎翊云纠结、沉溺于祖国/母亲情结的不可自拔,再到由基兰·德赛引发对“移民题材”的深入思考……

一路上见到的风景、聊过的历史、见过的人、遭遇的风波、思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