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维奇。
“这点毋庸置疑。”
连硬要唱反调的菲莫维奇也点了点头,对这番话表示认同,
“我只是不认为北川秀足以和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的托翁相提并论罢了。
放眼整个世界文学史,我想都没有哪部文学作品能和《战争与和平》一较高下。”
众人沉默。
一向爱喷菲莫维奇的维肯季也罕见的没有反驳他。
于情于理,《战争与和平》都更胜《童年》一筹。
也许等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全部成书后,它能和《安娜·卡列尼娜》被置于同一高度。
“可是他才二十七岁,菲莫维奇。”
维肯季难得没有语气激动的和菲莫维奇争辩道,
“托翁是三十五岁开始写的《战争与和平》,四十一岁时出版成书。
伊戈尔,告诉他,北川秀是几岁写的《童年》,又是花了多少时间写成的。”
“他今年二十七岁,这部《童年》据说在来沙俄前还只有一个雏形,满打满算,不过十天。”
伊戈尔想起从北川秀那里拿到的全书设定集,心中对这个年轻文学家的敬佩之意愈发浓烈,
“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的构思也是后面慢慢衍生出来的。
听说他前几天还在下诺夫哥罗德和喀山采风。
不过维肯季,我觉得用这种简单的数据来论证一个人的文学天赋,有点太儿戏了。”
“年纪小,写的快就是好?维肯季你也太以偏概全了。”菲莫维奇点头道,“不过不得不说,这小家伙是真厉害啊!”
“我听人说他还在喀山当过圣像作坊的学徒工。”头发花白的教授插嘴道。
“他难道也信仰耶稣吗?”维肯季皱眉道,“我听说日本人大多信仰佛教和他们本土的神道教啊。”
“他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