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对瓶子,眼神专注得仿佛在解读一部古代密码:“鹿老板,您这对瓶子,我承认,乍一看青花发色确实够深沉,甚至还有些许晕散效果,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经过岁月洗礼的老物件。”
“这种做旧手法,在现在的仿制市场上可不算高明。”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鹿老板一些心理准备的时间:“真正的行家看器物,绝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您仔细看看这胎体......”
陈阳说着,极其小心地拿起其中一只瓶子。
那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抚摸婴儿的肌肤,然而当他的指尖轻叩瓶身时,却发出了一声略显沉闷的声音,在安静的当行内格外清晰:“您听这声音,就能感受到问题所在。”
“真正的道光青花,胎质坚密厚重,敲击时应该发出清脆悠长的金属般声响。”
“而您这件,胎质过于粗松,手感发飘,而且飘的有些过分了,我毫不夸张地说,就差跟纸一样了。”
“这种轻飘飘的感觉,是胎土配比不当造成的,绝不是古代工艺的特征。”
陈阳将瓶子轻轻翻转过来,指着底足露胎处那一圈红色痕迹:“再看这底足的露胎处,火石红虽然有,但明显是用化学成分做旧出来的。”
“您看这颜色分布,太过均匀呆板,缺乏自然老化应有的层次变化和随机性。真正的古代火石红,是在长期使用和氧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会有深浅不一的渐变层次,绝不会像您这件这样整齐划一。”
他重新将瓶子放回桌上,目光专注地凝视着瓶身的山水画面:“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这山水画法上。”
“你让大家看看,这笔触,笔力软弱无骨,完全没有道光时期那种苍劲有力的笔法特征。”
“山石的皴法更是混乱不堪,什么解索皴、米点皴、斧劈皴混杂在一起,却没有一种画得到位,这说明画师对传统山水技法的掌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