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纹,有的像锦地纹,密密麻麻地铺满整个器身,在其上还堆叠着洋彩绘制的各种花卉图案。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四季花卉争奇斗艳,每一朵都用粉彩技法精心描绘,花瓣的明暗过渡,叶片的浓淡变化,都显示出绘制者不俗的功力。
“轧道工艺,乾隆朝登峰造极,细如毫发,密而不乱,如同锦缎。”陈阳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赞叹,他将烛台转动着,让灯光从各个角度照射轧道纹饰,观察着光线在细密刻划中的折射效果。
他的手指极其轻柔地抚过烛台托盘的轧道纹饰,指尖能感受到那些细如发丝的刻划线条,每一道都是工匠用心血凝成的艺术。
“真正的乾隆轧道,那种精密程度,简直就像是用显微镜操作出来的,线条之间的间距误差不会超过毫厘。”
说着,陈阳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起来,“您这件,轧道纹路乍看之下确实不错,密度也够。”
陈阳将烛台更贴近眼前,“但是赵老板,细看之下,线条略显生硬,缺少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
“真正的乾隆轧道,每一刀都是活的,有韵律感,而这件...”说着,陈阳用指甲轻轻划过几条轧道线,“深浅不一,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断线,这明显是工力不足或者赶工所致。”
“可能是仿制者技艺还不够纯熟,也可能是为了追求产量而忽略了质量。”
清乾隆 胭脂红地洋彩轧道缠枝花卉纹长颈瓶 真品
“再看这洋彩花卉。”陈阳将注意力转移到花卉纹饰上,手指轻点其中一朵最大的粉彩牡丹,“这朵牡丹,花头硕大,花瓣层叠,用色也算丰富。粉彩的技法运用得还可以,'玻璃白'打底,然后罩染各种彩料,形成了一定的立体效果。”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挑剔,“花瓣的渲染,从深到浅的过渡层次感确实是有了,色彩的冷暖对比也处理得不错。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