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看胎土,这是最直接的证明。雍正官窑的胎土...”陈阳用指腹轻轻摩挲露胎处,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抚摸着历史的肌理,“细腻如糯米粉,洁白坚致,在阳光下会呈现微微的肉红色,这是景德镇高端官窑特有的胎质。”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肉红色吗?”陈阳停顿了一下,将瓶子稍微倾斜,让阳光更好地照射在胎体上,“这是因为雍正时期选用的是优质麻仓土,含铁量极低,烧制后在自然光下就会呈现这种温润的肉红色泽。”
安德森瞪大眼睛,凑近观察:“天哪,真的有淡淡的粉红色!这太神奇了!”
“明代和清早期的胎土偏灰白,康熙时期的胎质虽然也很细腻,但缺乏这种温润感。”陈阳继续解释着,声音中带着对古代工艺的敬佩,“而到了乾隆时期,胎土又变得过于洁白,反而失去了雍正时期这种自然的美感。”
帕特西亚学着他的样子触摸胎体,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感受着那种独特的质感:“确实很细腻,像婴儿的肌肤一样。”
“好的比喻!”陈阳赞许地点头,“雍正官窑的胎土经过精细的淘洗和陈腐,杂质极少,摸起来就是这种如脂如玉的感觉。”
“而且你们注意,”他将手指在露胎处轻轻滑动,“真正的雍正胎土摸起来不仅细腻,还有一种特殊的'粘手'感,这是因为胎土密度极高的缘故。”
安德森也伸手试探性地触碰了一下:“哇,好奇妙!”
“不仅如此,”陈阳将瓶子举到与视线平齐,让光线从侧面照射过来,在胎釉交界处形成了一道微妙的光影分界线,“你们注意看胎釉结合处。”
他用食指在那条分界线上轻点:“看到了吗?胎釉结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任何剥落或者分离的迹象。这说明当时的烧制温度控制得极其精准。”
陈阳示意两人仔细看,将瓶子慢慢转动,让每个角度都能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