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最新的书信。赵都督得知董公子行将远行,故而赠诗一首,以此送行。”
他本想直接去甘草台汇报,但看到董书生,便决定耽搁一些时间。
否则,等他汇报完毕,只怕整个乐游原都要轰动,这送行诗会也开不下去。
那日在酒楼中,他得知董书生投笔从戎,便有心送别,如今恰逢其会,索性先做了这件事。
“什么?赵都督赠诗?”
话一出,周围人一阵愕然,率先惊奇的倒不是赠诗本身。
赵都安与董书生相识,且为友人……这在京城官场中不是秘密。
当初修文馆初立,恰逢神龙寺召开盂兰盆法会,赵都安前往参加,与人起了冲突。
彼时董公子曾出面解围,此事许多人都知晓。
再加上赵都安在修文馆,也有一层“编外学士”的身份,与董太师相交莫逆。
因此赠诗,合乎情理。
众人惊奇的,乃是白脸缉司言语中透露出的另外一个信息:
太仓府传回消息了!
还是尚未公开的最新消息!
并且,结合白脸缉司最近大半个月消失,不曾露面……真相呼之欲出:
白脸缉司这大半个月,只怕真的离开了京城,去了临封西线一次,或者起码与临封那边的影卫接头了。
否则,他如何能拿到赵都督的赠诗?并亲自代替赵都督赶赴金秋雅集?
“赵兄……他赠诗送我?”董公子愣住了。
性格质朴,在诸多贵胄中罕见守拙的董书生心中一阵感动,竟有些热泪盈眶。
以赵都安今时今日之尊贵地位,却仍旧记得他这个友人,哪怕镇守数千里外,仍旧名人千里送诗,此等情谊,如何不令他感动?
“敢问,诗文何在?”董公子拱手询问。
赵都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