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因为赵兴的理论在这时又得到了补充,和一百三十五年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他的心力不断计算,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假设按照赵兴所说,把标准模型下的阴阳五行七星搬移后,确实是水行星先一步坠落向太阳之星。
就算是人为打乱顺序,故意把原本的水星位置偏移,只要不是暴力破坏了阴阳五行星的模型,过一段时间后它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湮星长廊这个极端环境,同样也适应这套理论。
“人怎么可以进步这么大?”祝海潮心中涌起一个念头,一百三十五年前赵兴放出初论就闭关,还非常简陋。
祝海潮可以轻易驳斥赵兴的荒谬之言,可是现在他却感觉到了压力。
隐约觉得这次法会怕是没预想中的简单了。
比祝海潮更惊讶的,则是在论道台外围一处陨石上的姜天粟。
因为赵兴的法论化用了他的《子午周天论》!
【天行有常,周天星斗以子午为轴,定四时八节。地气升降随天象流转,阴阳二气须顺应星轨,方得生生不息。】
这是子午周天论的原文。
赵兴则是篡改了两个字,即子午变成了阴阳。
改了这两个字,意义就不一样了。
姜天粟也认为周天星轨既定,有一条恒定的法则界定线在影响着天星的运转。
他的法论是强调天体运行规律不可违逆,用子午周天论来阐述湮星长廊现象,则是无解的。
可是赵兴的‘大天时季星运’强调的是阴阳双星,比他的法论更具有弹性,姜天粟很容易就推算出,湮星长廊现象很有可能是有解的!
法会问道,无非质论、拆论、解论。
赵兴在回答祝海潮的质论时,顺便把他的理论给拆了,然后再自己进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