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母、田萱洒然离去。
“伯父、伯母、公子、田妹妹,你们这是要走了?”
不多时后,这首《临江仙》评为第一,由师文君唱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书中有言,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魄,我却从未见过,今日似乎见到了。’谷玉燕也是心中暗道。
师文君看着方临离开的背影,从容自若,有种说不出的风度,暗道:‘古人云,欲成大事者,每临大事必有静气,方公子身上这种气质,想必就是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静气吧!’
他们大多上了年龄,也更能体会词中所传达的情感。
“不瞒各位,我那位子侄写了一部通俗,此是开篇诗词,那书我读之不下于水浒,特为之作序,想来他日青史留名全仗此书矣!”
到了这时,铺垫差不多了,蒲知府方才隆重推荐。
众人恍然之余,又是震惊,听听蒲知府如何夸耀,‘不下于水浒’、‘青史留名全仰仗此书’,更是亲自作序,拿自己名声背书,显然极有信心,不由也对这部通俗心中生出期待。
……
是夜,清欢小居。
一间檀木铺就的宽敞雅间,鲸油蜡烛静静燃烧,照得室内明亮如昼,师文君身着素衣白裙,挽袖抄写着那首《临江仙》。
谷玉燕凑过来,看着师文君,眼珠子一转问道:“文君姐姐,可是瞧上了那人,如此心心念念?”
“你说方公子?他的确不同,是个可托付之人。”师文君看了姐妹一眼,如是道。
谷玉燕听了,不知为何,心头无端浮现出一种酸涩之意,螓首微摇驱散,又打趣问道:“那若是……我是说假设,假设那位方公子要为文君姐姐赎身,文君姐姐可愿意?”
“自是愿意。”师文君肯定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