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成果与工价完全不成正比,就应该将他们外派,巡查地方才行。
朱高煦对文官的态度,与老朱不谋而合,这才是他少有被驳回奏疏的原因。
相比较他,对面的朱允炆就不太行了。
由于他对文官态度以柔和为主,因此许多奏疏都偏向文官。
这样的施政态度为老朱所不喜,因而被驳回了十余本奏疏。
瞧着被驳回的奏疏,朱允炆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还是下意识看了一眼朱高煦的桌上。
不出他的预料,朱高煦桌上干干净净。
“没你的事情了,你自己去外面寻个东西吃,好去宋国公府学本事。”
朱允炆还没收回目光,朱元璋便冲着朱高煦摆手,示意他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孙儿今日想在宫里吃。”
面对朱元璋的话,朱高炽三位嫡长都惊讶抬头,却不想朱高煦这厮反而蹬鼻子上脸,要求在宫里吃。
“嗯?”听到朱高煦的要求,饶是朱元璋也不由侧目,而朱高煦则是笑呵呵道:
“孙儿无俸,每日花销都是大头,留在宫里吃,少一分开支咧。”
“你这厮……”朱元璋听的无语,瞪了他一眼:“宫里给你的赏赐还少了?缺这份饭钱?”
说话间,朱元璋还看一眼朱允炆,显然知道东宫给朱高煦送礼的事情。
“咳咳……”朱允炆被看的有几分紧张,不由咳嗽,而后对朱元璋笑道:
“高煦多半是嫌弃外面没宫里做的好吃,爷爷且容他吃完东西再走吧。”
朱允炆这话说对了,作为从乞丐走上庙堂,坐上龙椅的人物,老朱别的东西不一定知道,但论吃还没几个人比他更懂。
朱高煦要是想在宫外吃到如宫里的膳食,那每顿饭少不得得花二三百文。
要是在宫里吃,这份饭钱可就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