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靖难攻略 > 第90章 仁官不仁民

第90章 仁官不仁民(6 / 10)

朱高煦和朱允炆,朱高炽三人理政速度慢的可怜,桌上仅有八九本处理完的奏疏,显然还没有抓住处理奏疏的重点。

不过朱元璋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谁都要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平身吧!”

他回应一声,便往自己的龙案走去。

待他入座后,六十余本经过处理的奏疏被交到了他的面前,他也不多废话,拿起奏疏便开始阅览。

这样的举动让朱高炽三人有些紧张,但朱允炆与朱高煦却在他入座后便坐下处理奏疏,丝毫不受影响。

朱允炆不用多说,理政两年有余的他,早就习惯了武英殿内的氛围,而朱高煦前世更是当了七八年的社畜,自然不会被影响。

见他们二人如此放松,朱高炽等人也小心翼翼坐下,而后开始聚精会神的处理奏疏。

不多时,武英殿内便只剩下了奏疏的翻阅声与研墨声,偶尔还有一些端茶递水的声音。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朱元璋便已经将他们先前处理完的奏疏处理完毕。

在他面前,那六十余本奏疏被分到了左右,左边是他满意并通过的奏疏,大约四十余本,右边是他不满意的奏疏,大约二十本不到。

朱元璋命人将不满意的奏疏交回五人各自桌案上,同时将他们刚刚处理完的奏疏搬回自己的龙案上。

两个时辰的时间,朱高煦已经解决了手上的四十六本奏疏,因此他只需要将朱元璋批回的奏疏做出修改就足够了。

不过,这个过程往往没有他的事情,因为他的理政观念与朱元璋的观念高度相似。

他将事情分为轻重缓急,急一些的奏疏,诸如地方受灾之类的,朱高煦会先拨发一部分粮食赈灾,然后命令都察院官员前往当地视察灾情是否属实。

只有确定了灾情属实,户部才会按照奏疏章程走赈灾蠲免的流程。

至于不是那么紧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